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图腾渊源 图腾展示 图腾艺术品 姓氏查询 诚招代理 图腾纪事 联系我们

姓氏渊源

发布日期:2023-10-23 浏览量:177 

       姓,人之所生也,是人出生的一种标志。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前),就有了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中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舜帝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先秦之前,姓和氏各有所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氏是姓的分支。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因此,带有女字旁或底的姓大都是母系氏族时期确立的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

    “氏”是阶级社会的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只有贵族才能获得“氏”,而普通百姓只有“姓”,没有“氏”。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以部落为单位集体生活,一个部落就是一个“姓”。“姓”代表氏族的血统,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而“氏”的逐渐增多淹没了早期稀少的姓,氏便成为了新的姓。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段话将姓和氏产生的时间(三代之前),作用(“别婚姻”、“明贵贱”)说得很清楚。

       西汉的建立标志着汉民族的形成,汉民族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融合周边的民族进化而来。汉族姓氏以先秦时期形成的姓和氏为核心,吸收周边民族的姓氏,形成了同姓不同郡望的汉族新的姓氏传递和分布规律,这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华夏姓氏。这样,随着外族的不断融入,汉族姓氏进化的结果变成:著名姓氏同姓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姓往往拥有多个郡望,以区别不同祖先所形成的同姓群体;姓氏的种类也随着总人口的扩大而增加、或随着总人口的缩小而减少。

       最新出版的《中文姓氏大辞典》中记载,中国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共计23813个。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如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陶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李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得姓始源是从姓氏图腾开始的,人一出生就要起名字这是一种个体识别的需要,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中。姓,来自于血统根源,具有群体识别的作用,中华先祖以正姓氏、制婚嫁为基础,施行对偶婚,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代表着真正人文时代的开始,同时也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注意到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名,为生养父母所取,乃裘葛之遗式的寄托,具有个体识别的功用;字,由名滋生而来,在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辅助识别作用;号,由本人决定,而更具个性化色彩,尤其适宜自勉、自励。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主要部分,姓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广,它涉及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遗传学、文献学诸多学科,生动而具体地反映着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与习俗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姓氏文化所未有的鲜明特色。我们要继承中华姓氏文化的优秀遗产,使之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姓氏文化对于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 : 郡望·堂号